当前位置:888贵宾会-永信贵宾会 > 申请 > 

中秋节的随笔最新8篇-888贵宾会
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9-29 10:07:09

在学习、工作中,说起随笔,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?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。那么,怎样才能写好随笔?虎知道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《中秋节的随笔》,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。

中秋节随笔 篇一

圆月明如瑶镜,孔明灯徐徐升起,桂花香飘十里,月饼美味香甜,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来了。

我静静地望着窗外:瓦蓝瓦蓝的天空犹如一片宁静的湖水,没有一丝波纹,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天空,万千光芒洒下,山林屋宇,一白无际,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银世界了。突然,在宁静的空中出现了一个黑影,也许是在夜间飞行的蝙蝠,或许是正在巡查的猫头鹰,也可能是会唱歌的夜莺,它发出了几声鸣叫,优美的声音在山林间回荡,远处稻田里传来几声草虫的叫声,虫的叫声和鸟的鸣叫和在一起,显得这个月夜更加宁静。

奶奶的门前有两棵桂花树,一阵微风拂过,如雪般的桂花随风飘落,洒满整个地面,散发出令人心醉的香气,瞬间,我感觉呼吸的空气都是香甜的,仿佛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香里。

妈妈端来了一些月饼,有橙红色的蛋黄月饼,有米白色的椒盐月饼,还有橙黄色的五仁月饼,每种味道都不相同:蛋黄月饼香甜而美味,椒盐月饼有点脆咸,五仁月饼甜咸俱备,每种都非常好吃。吃月饼,古代传说是为了纪念月神,现在寓意则是家人平平安安,团团圆圆。

我静静地放飞了一只孔明灯,心里默默的许下一个愿望:希望家里人都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。徐徐升起的孔明灯,越来越高,越来越小,它载着我的心愿飞向了明月……

中秋节的随笔 篇二

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---中秋节,它又称为团圆节。中秋节这一天,人们要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、亲人,全家人团聚在一起,吃月饼,赏月,庆祝中秋节。

今年的中秋节,我和妈妈回到了外婆家,和亲朋好友一起享受团聚的欢乐。每逢佳节倍思亲,很可惜我爸爸在北京党校学习,不能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。虽然遗憾,但在这一天我还是收到爸爸的节日祝福,我和爸爸用电脑进行一次跨越千山万水的视频……在网上我们与他共度中秋佳节。

亲戚们都来到了外婆家,家里充满了温馨。晚宴开始了,善于烹饪的外婆自然做好了一桌美味的饭菜:又香又酥的烤鸭、味道鲜美的清蒸鳕鱼、爽口的藕片、美味的大虾、浓香的鸡汤……光是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菜,我的口水就开始放肆地在嘴里打转了,过节真好,心里特别高兴,尽情地品尝着可口美味的饭菜……不知不觉在亲人们的欢声笑语和互相之间的祝福中结束了晚餐。

吃过了晚餐,香甜可口的月饼和水果静静地躺在果盘里望着我们。噢,开始赏月吃月饼了,我们全家兴奋地来到阳台,欣赏那圆月。明月如镜,星斗满天,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,又大又圆,橙黄色的月饼散发出诱人的香味。这时候我咬了一口月饼,松软的饼皮夹杂着甜津津的馅,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! 我们边吃美味可口的月饼一边赏月,过得别有一番情趣。

中秋节,一个美好的节日,一个圆满的节日,今年中秋节的夜晚过得真开心呀!吃到了香甜的月饼,看到了明亮的月亮,感受到祖国日益的强大。 我喜欢中秋节,因为有它大家才更喜悦。

中秋节随笔 篇三

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,比如春节,端午节,但我最喜欢中秋节。

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我国一年四季的秋季,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,所以叫中秋节。

在这一天,有很多习俗:文人赏月,民间拜月,月光马儿,兔爷儿,玩花灯,舞火龙……其中玩花灯的场面极其壮观,人们把做好的花灯放入一条河中,让花灯随着水漂流而去。

相传后羿有一包不死药,准备和妻子嫦娥在月圆之夜服下,他的徒弟看到了,一心想要抢走这包不死药,有一次在后羿出去以后,嫦娥自己一个人在家里,后羿的徒弟趁着后羿不在家,想要去偷那包不死药,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那包不死药,立刻飞上了天,人们称这天为中秋节。

今天,我们家也在过中秋节,今天早上,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包饺子,先把面和好,擀成皮把拌好的馅包在饺子皮里,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。爸爸去超市买回许多好吃的东西。还有月饼,中秋节少不了月饼,从古时候就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。中秋节也少不了祭月,祭月就是祭拜月亮的意思,在阳台上放一个小桌子,上面摆满许多水果,月饼,还有一个大月牙儿。

今天我们吃过饭后,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,一边赏月,那皎洁的月光明亮的照着我们的眼睛,似乎每一束月光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跳动。这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!

时间过得真快啊!一转眼夜已经深了,我恋恋不舍的入睡了,不知道下一个中秋节会是什么样呢?

中秋节随笔 篇四

九月二十五日去产检,想不到医生检查完要我马上住院,听了胎监后下午就要准备手术。我没想到一切来得那么快,虽然小生命在我肚子里已经九个月了,可我还是一时接受不了,当时我很害怕,怕手术,怕痛,什么都怕,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,我想哭,可看到老爸老妈的眼睛,忍住了,他们会担心的。一切在我紧闭双眼的情况下进行着,16:29分,我生下了2。7公斤的男宝宝。下了手术室,看着他,听着他哭,我竟没什么感觉,也没有别人所说的马上轻松了起来。我是不是冷血了呢?我突然不想当妈了,我还想过着被爸妈爱护的日子,还想有事没事的撒撒娇,我还没去最爱的云南旅游我怎么就当妈了呢?

宝宝出生第五天,因为有黄疸,要住儿科,见不到他,我一点也不想,看到旁边床上的妈妈因为宝宝送上儿科都哭了,我却一滴泪也流不出来,我怎么会这样?我也不知道。

回到家,因为奶水少,晚上宝宝哭闹,我都把老公叫醒让他喂牛奶,我很想好好大睡一觉,月子里出汗特多,我仿佛把这辈子的汗都出完了,所以心里特别烦躁,听到哭声更觉得烦。到现在,一个多月了,老公比我还辛苦,他是又当爹又当妈的,我这边就像个外人一样,不关我事,有时就想,不结婚多好,我就能一个人生活,还是独处的日子好,比较清静,想干嘛就干嘛,不用理别人怎么想。看着自己还没消下去的肚子,觉得变成师奶了。怎么办?我怎么进入这个角色?

中秋节随笔 篇五

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。在这一天的晚上天空中有一轮皎洁的圆月,这便应了那句俗语:“中秋月儿圆又圆”。而今年的中秋节更是令我陶醉不已。

一早,妈妈便将我叫起来,让我帮忙做家务……于是,我在妈妈的“威逼利诱”下,乖乖地干起了家务。妈妈一会儿让我干这,一会儿让我干那,累得我满头大汗。不过,没过多久,我的“救命神”来了,大姨和爸爸进门放下手中的水果立刻过来帮忙。我不由得喊了一句:“!我终于解放了!”我像脱了缰的小马驹一样飞快地冲出家门,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一起玩耍。直到爸爸一声“开饭啦!”我才像一只饿狼那般跑回家。

一进家门,桌子上的一幕令我惊呆了,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,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!我急忙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“哇!真香!”小侄子流着口水喊了一句,把全家人都逗乐了。一家人坐在一起,一边吃一边聊,好不热闹!

晚上的中秋节更热闹!吃过晚饭,我们全家人决定驱车去青春湖游玩。一路上,灯火通明,车水马龙,犹如一条银色的长龙,又似一个光明世界。路两侧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。在美景相伴下,不一会儿就到了我最喜欢的青春湖。跷跷板、荡秋千、看夜景……在欢歌笑语中我们度过一段美好时光。

回到家,我们全家人开始赏月,看着这皎洁的圆月有时似玉盘,有时似月饼,有时还似一个银环。那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,像给大地穿上了银装……

我珍惜去年的中秋,更喜欢今年的中秋。这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中秋节。

中秋节的随笔 篇六

晚饭后骑车子带儿子出去玩,正值秋收秋种,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,禁烧工作好没成效,田间地头弥漫着浓浓黑烟,手机在车篓里唱着舒缓喜庆的《小背篓》、车子后面的儿子兴奋的手舞足蹈,尽管黑烟污染了坏境,可我依然觉得亲切,我想起了奶奶在低矮的厨房里烧火做饭时眯着眼睛的慈祥。穿行在烟火味很浓的田野间,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,母亲在冬天捡柴的身影开始晃在眼前,忽然有种想流泪的感觉,小时奶奶说我最怕烟,稍有烟雾我就会流泪。我在音乐声中把车子骑的飞快,耳边有秋风吹过,眼前有烟雾迷蒙,远处有熊熊的火光,身旁有回家的车辆农人,天上有圆月一轮,迷蒙在黑云之间,忽发感慨:“天上月地上火中秋相约,月朦胧火熊熊玉兔惊恐,星稀疏烟弥漫嫦娥垂泪,桂花香美酒飘千古传情。” 下午回家接女儿时母亲的一句话,“晚上一定要供供月神啊。”我不敢多在外面停留,中秋的月亮还朦胧在被黑烟熏染的天空,我就带儿子往回走了,半路上遇到出来接我们的女儿和外甥女,儿子兴奋地小手乱抓,我对两个丫头说:“今晚想吃啥,我都答应。”女儿试探我:“真的假的?牛筋可以吗?”我拉长声音说:“当然”。两个小丫头立刻四手相击:“耶……”我们一起去买了橘子和梨,还有一大包牛筋。儿子伸出小手非要去两个姐姐手里夺东西,险些从车子篓里掉出来,被两个姐姐点着额头大叫:“小馋猫”“小馋猫。” 回到家里,两个丫头在屋里边看电视边享受牛筋,小儿子在助跑车里满屋子疯,爱人把他的qq华夏玩的如痴如醉。我把小桌子摆在院子里,把月饼橘子梨等都摆好,难得清闲片刻,就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,中秋之夜云遮月,月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朦胧了整个院子,我抬头看看稍微有点摆动的树叶,忽然有什么东西啪地落在我身边,呵呵,原来是住在树上的鸟儿没打招呼就解决私事了。今晚一个人坐在院子里,静静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,此刻,母亲一定在家里慌着供奉月神,我能想象到母亲的虔诚。其实我是什么也不信的,可我不想让母亲失望,我答应母亲今晚供奉月神的,就一定要做到。我想到每次回去给父母买点东西,父母都要问我给孩子的爷爷奶奶买了没有,父亲总说:“你可以不给我们买,但一定要给孩子的爷爷奶奶买。”母亲也总说我:“即使他们做的再不对,但他们是老人,逢年过节一定要给他们送东西的,你必须办到,不能只口头答应。”现在想来,要不是有我善良的父母在劝说我,我是真的忍受不了许多不公平的事情的。感谢你们,我善良的爹娘,我会永远把你们的话记心里的,一辈子做个于心无愧的人。 夜渐渐静了下来,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、高高低低、缠缠绵绵,伴着院子里斑驳的树影,触动人的灵魂。忽然想到朋友做的小诗:“月上柳梢头,嫦娥捧美酒;杯杯含真情,牵挂长又久。”在这美好的夜里,屋子里有孩子们欢快的闹声,我独自守着一轮明月,尽管还有云影,但终究遮不住月的清辉,不时收到朋友祝福的短信,心里总≤www.huzhidao.com≥会涌起一股股暖流。孩子们疯累了,叫我回屋,我向月亮招招手。中秋之夜万千思绪化为一句话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中秋节的随笔 篇七

千古中秋悲明月,一袭相思话团圆。

佳节临近,思念浓,归乡情切,心似箭。

每逢佳节倍思亲。曾几何时,中秋,以她别样的风韵,赋予人们多少美妙的畅想。

临近中秋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一轮圆月。看那圆圆的月亮,似乎满载着亲人团聚的其乐融融,也怀揣着远隔千里的离愁别绪。如鼓满了诗情画意的帆,遨游在广袤、幽蓝的中秋夜空。

古今的人们,已习惯了将满满的思念与祝福,遥寄于中秋的故乡或有着自己牵念的远方。隔着遥远的时空相互对月倾诉。这一天,人们对着圆圆的月亮,品着圆圆的月饼,吃着圆圆的汤圆,连那思念的情怀也是圆圆的。圆圆的月亮,寄托着人们多少美满生活的梦想。

——于是,人对于月亮,总是情有独钟。

俗话说:年怕仲秋月怕半。寓意到了月半或中秋,那一月或一年所剩下的光景不多,稍纵即逝。

年年中秋过,一岁一中秋。寒来暑往,我已于人世间渡过了几十个中秋节了。而中秋留给我的,既有其乐融融的温暖,也有掠人心肺的寒凉。那一轮一轮的印迹,似年年不变的月光,重叠一处。岁月寒暖有痕,而月亮丝毫不改当年。

小时候,每个节日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。那种节日特有的气氛让人很容易从中捕捉到一种舒服的感觉,那是一种温暖和幸福。一如中秋,除了有皎洁的月光,香甜的月饼和汤圆,最让人陶醉的还是一家人围坐一起有说有笑的情景。

记得那一年的中秋节,赶上连阴雨天气。我和弟弟都上中学了,那天刚好是星期六。上午最后一节没上课,老师就放假让我们回去过中秋。和所有的同学一样,我们冒着绵绵细雨赶路,衣服湿了,心里却充满了节日的欢快。走在已离家不远的田间小路上,我发现沉甸甸的稻穗站在田里却冒出了长长的嫩芽,白乎乎的像一个个白胡子老头儿。因下雨无法收割,许多熟透的稻子倒伏在泥水里,长成了青青的秧苗儿。看见这些,我乐滋滋的心在下沉,高兴劲儿一下跑到爪哇国去了。回到家里,已经快过中午饭时刻了,辘辘的饥肠早按捺不住那美美饱餐一顿的渴望,伸手揭开锅盖,竟是一片冰凉。心情也跟着降到冰点。弟弟一屁股做到小凳子上,像个泄了气的皮球。我一转身,见门后边堆着一把老豇豆。o(︶︿︶)o唉,只好开始整理,准备做饭。虽说路上见到的情景让我已有思想准备,但多少还是有些失落。不一会儿,穿着蓑衣、戴着斗笠的父母,先后回来了。父亲背着把铁锹,母亲兜着一兜儿没能曝出棉花的棉桃。他们的脸色也像这天色一样阴沉,似乎忘了今天是中秋节了。

到了晚上,母亲还是煮了包馅的汤圆,又煮了些花生,我们帮着忙乎,气氛逐渐活跃起来。心情一轻松下来,我和弟弟一边帮助做事情,一边讲些学校里的小趣事,虽然因丰收无望,父亲的心情有些沉重,听到我们说的高兴时,也不觉露出微笑。就这样,在煤油灯下,我们一家人谈笑风生的渡过了这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。

那个中秋节,虽然没有丰收的憧憬,没有圆圆的月亮,但有亲人团聚的欢声笑语,心里就有个圆圆的梦想,梦里依然有月光皎洁。

往昔岁月里,那些有月的中秋,总能赋予节日以别样的滋味。

辛劳的父母亲还在田间忙碌。我领着有些睡意朦胧的弟弟妹妹,走在迎向父母的田埂上。圆圆的月亮在我们的头顶上晃悠悠的,像是喝醉了酒。一个趔趄,我险些跌倒,吓走了瞌睡,我带头唱起了儿歌:月亮走,我也走,我帮月亮提巴篓,巴篓巴,捡棉花,棉花壳,磕菱角,菱角弯,弯上天······。调皮的小妹接着改了词儿的唱下去:······巴篓巴,捡棉花,棉花壳,扎我脚,哎唷哎唷疼死我······惹到我们都笑了。

光滑的打谷场上,父亲赶着老牛正打场。圆圆的月亮下,圆圆的石辗随着老牛转着圆圆的圈,在一大片铺撒成圆形的厚薄均匀的稻把子上,一遍又一遍,一圈又一圈。父亲走在中间抖动着牛绳儿不时的催赶。他一会儿抓起一把稻穗摸索着,那眯缝的双眼似乎在陶醉于一个圆圆的梦里。

门前的空地上,我们和母亲围坐一圈,中间的一张凳子上放着圆圆的簸簯,我们边说笑边掰棉花。一会儿母亲拿来她自己没吃的月饼掰开几瓣分给我们,其实我们都已经吃过了,只有父母亲没顾得上吃。我知道母亲自己吃什么都舍不得,就说:“听说吃月饼就是讲究团圆什么的,那就不能分开吃的啊。”母亲笑了:“你们一人一瓣,就得要大家的合起来才是团圆的”。

多年来,母亲的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。在父母亲的心里,一个人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,大家的美满才是他们心里的圆满。儿女们能够聚在一起,享受天伦是他们最大的欣慰。

若干年后,作为他们的儿女,我们已各自离开了父母,有了自己的生活。有了自己的儿女,做为父母的我们,更加感受到儿女绕膝的那份天伦之乐是多么的珍贵。中秋,也是可以让人铭记和寄托着无数美好愿望的、那么一个曼妙无比的形式。

其实,阴晴圆缺,月本无心,有心悲欢的,依然是人。月亮,每个月都圆,圆了又缺。她的圆缺有序,绝不会因人的悲喜而改变。而出于人的某种情节,中秋的月圆,被一厢情愿的人们赋予了更多人为的感情色彩。

中秋夜,又是那漫长思念之路上的一个灯火通明的驿站。多少疲惫的思念,于今夜爬出沉睡的窗口,在如水月光下被点燃,任伤口泛出嫣红,复苏着钻心蚀骨的疼······。

那一年的中秋,月光下,我再也不能看到小女儿那圆圆的笑脸儿。我的心被残忍的掰了一个豁口,鲜血横流,而月亮依然圆圆的,圆圆的高挂头顶。在别人的眼里她是圆满的、美丽的,而在我看来,她是那么的冷漠,像一个风干泪水的眼睛,那么焦灼,心被刺得生生的痛······。

记忆被翻得一片凌乱,多事之秋的往昔,不堪回首。小女儿天真烂漫的年华里,有关于她的中秋,屈指可数。我努力的搜寻,寻找哪一处的中秋月华,留下了有关于她的故事。一做起事来就会废寝忘食的我,甚至不曾在月光里,给她讲一段关于中秋的神话······

如果可以···,现在的她,已经是豆蔻年华,许多中秋的故事,有关思念,她该会懂。明月千里寄相思,可这一份思念,我该寄往何方?因为那是月光也去不了的地方啊!······一句淡淡的“人有悲欢离合、此事古难全”,涵盖了多少撕裂的心痛,和多少无奈的感伤。人圆心圆,月才更圆。心若缺,即使明月高挂,也只是一地月光惨淡······。

世事变迁,沧海桑田。人们心里早已不再奉颂那种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的传统似的孝道。好儿女志在四方。为了学业、为了事业,儿女们终有一天要有他们自己的天空。为了生活,夫妻们不得不天各一方。为了不同的理想,朋友们也会各奔东西。可是不管走到哪里,只要是月光照得到的地方,我们就能够得知彼此安好。天涯海角,无须朝夕相处,有月光照耀的地方,我们同观一轮明月,虽人隔千里,息息相通的心,却是圆如满月。

唯如“但愿人长久”,方得“千里共婵娟”。月满中秋佳节夜,愿普天之下的人们,心有明月长团圆。

中秋节的随笔 篇八

小时候的中秋是纯净的,那时的感受里中秋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满足,满足于妈妈带回的月饼,金灿灿的,淡淡的清香是萦绕在心头最原始的幸福感。中秋节的文化意义在我这里不过就是一块甜蜜蜜的月饼,和抬着头望着月亮发呆,想象着嫦娥和月兔的嬉戏。

如今的中秋,似乎没有变化,月亮还是那个月亮,可已往的纯真却已经被灯红酒绿所蒙蔽,浮华的世界,终究找不到一个可以安心赏月的地方。

看到超市现今包装华丽的月饼,实在是越发的糊涂,当年的关于月饼的甜蜜记忆如今只被商家的高价所谋杀。月饼在这里早已失去了中秋的符号意义,失去了文化属性。商人们为了挣几个钱,把月饼硬生生的变成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简单而又奢侈的消费品。出卖了中秋文化,出卖自己的良心,出卖了月亮,出卖了嫦娥,更出卖了那回不去的纯洁的时代,那个真正属于月亮的,属于中秋的时代。

中秋的真正价值在于把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升华,在月光下真正获得一种恬静,让平日里浮躁的心沉淀,完成灵魂的涅槃。佳节团圆,是对思念的膜拜,膜拜我们心中纯净的情绪,膜拜先祖的生命轨迹,膜拜月亮给我们带来的安逸的自在。

这种自在,于如今的世界实在是难寻。随着快节奏的生活,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,有多少人能在匆匆而逝的岁月当中哪怕驻足一次?那些为了梦想漂泊远方的游子,在中秋的夜,定会卸下疲倦的行囊,暂时把惆怅与彷徨丢掉,和家人真正的享受地地道道的团聚。不需要拘束,不需要设防,完完全全将一颗心温柔地交付给亲人,交付给故乡。(

中秋佳节,实在是一个纯洁的日子。每一个人都会超脱往日的倦怠,让生命安静地体会洒脱与和美的共存。洒脱是一杯家乡的老酒,和美因团圆的难得。中国人几千年来所追求的和谐之道,在中秋之时,竟如此完美的与老庄的狂放重合,化作一轮月,沉静每一份浮躁的悸动。

中秋,便是道的超脱,是生命安宁的一种存在。在当下利欲熏心的浮华世界,更加需要我们守护,需要我们敬重。

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《中秋节的随笔》,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。

最新入党申请书
相关入党申请书
80 13602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