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宫课堂”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,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。“天宫课堂”结合载人飞行任务,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,由中国航天员担任“太空教师”,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,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。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《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范文》,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。
今天,我观看了《筑梦空间站——天宫课堂第二课》,让我印象非常深刻。
首先,在地面上的张健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小实验:用细线下面连着一块有机玻璃板,玻璃板上面放着一个装有半杯水的杯子,然后问大家:如果我把它抡起来,水会洒出来吗?我心想:水应该会洒出来吧,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张健老师已经把水杯抡了起来,水竟然一滴都没落下来,我吃惊极了!原来,这是因为做圆周运动的水,运动到最高点时,受到了重力的作用,圆周运动是需要向心力来不断地改变它运动方向的,如果没有向心力,它就会偏离轨道了,(www.huzhidao.com)所以水没有流出来。
然后,画面切换到了太空中的王亚平老师面前,只见王亚平老师像变魔术一样,从手中变出一个冰墩墩。王亚平老师的实验是将冰墩墩抛出去,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到地上,而是,按着抛出的方向在匀速前进。
最后,到了激动人心的天地问答时间,其中最有趣的问题是: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么样的?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的很长,还是会蹦出来,变成一颗一颗的小水球?原来,眼泪不会流下来,而是在眼眶中打转或者是黏在眼角。真是太神奇了!
现在的我要好好学习,长大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!
今天下午,我们一起收看了“天宫课堂”的直播,三位航天员给我们展示四个有趣的太空实验,让我们大开眼界,受益匪浅。
太空“冰雪”实验真的太有趣了!“点水成冰”由水球到冰球,再到热球,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。“水桥”实验实在太神奇了!王亚平老师先拿两块玻璃板,再分别滴上一滴水珠,随后将其合拢。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——当王老师将两块玻璃板轻轻移开时,水珠并没有掉落下来,而是连在两块玻璃板之间,这让我难以置信。原来,这是因为太空是微重力的,水的表面张力让水珠不掉落下来。还有“油水分离”实验,让我们感受到太空环境下依然存在离心力。
太空实验设施真是太先进了!除了实验,三位教师还介绍了最近新增的一些实验设施,如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”“无容器材料实验柜”,让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国的科技的力量。
这次的天宫课堂既有趣又神奇,不仅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,而且领略了中国太空实验先进技术,作为钱学森学校的森森学子,我们要从小立志好好学习,长大成为祖国栋梁。
时序轮转,三月春已至,距离第一次“天宫课堂”已有数月。在这烟雨朦胧,万物生长的时节,我们又迎来了“天宫课堂”。它给我们心中探索未知、追求科学的求知种子又带了阳光与养分。
阔别数月,三位宇航员再次成为“空间站讲师”,给我们带来了水面张力实验,失重状态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证明,水油分离实验等,为身处地球重力保护下的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实验探索基地。
能拥有这样珍贵的学习机会,中国航天人功不可没,几十年来的坚持探索,持着“凡心所向,素履以往”的忘我精神为中国航天事作文吧业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峰。从“东方红一号”到神舟系列”载人航天飞船,再到“天宫二号”独立空间站,中国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不断发展、不断超越,终成如今之航天盛状。但中国航天人永不止步,航天精神薪火相传,为中国未来的航天之路燃起点点星火,终成光明满途。
愿“天宫二号”顺利执行飞行任务,愿中国航天再创辉煌,屹立于世界航天之巅。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,我们的使命是民族复兴。“天宫二号”课堂为青年人带来科学知识的同时,也启迪我们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,立志于当下,寄梦于九天银河!
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《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范文》,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、语句,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。